欢迎您访问天津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业研究 > 研究观点 > 服务外包研究观点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服务外包研究观点
鼎韬观点 | 以国际发包为抓手重塑中国服务外包的全球竞争新优势
来源 : 鼎韬洞察、鼎韬产业研究院        作者:        发布时间 : 2025.11.07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亦面临产业升级动力不足、国际话语权缺失与跨国服务企业发展受限等多重瓶颈。鼎韬在本篇观点中探讨了如何通过搭建中国服务的全球采购体系、建立自主标准与认证机制、构建产业“金三角”生态,重塑我国在全球服务外包竞争中的新优势,为实现“双循环”发展格局与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战略支撑。


1 范式迁移:从“印度乙方”到“美国甲方”的战略升级


随着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驱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简单来说,产业发展初期以低成本、低价格“双低”策略为标志,到今天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已经难以为继。依靠技术创新,走价值提供和创新为王的路径需要积累和时间,短期内差距仍存。为打破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就需要全新的驱动要素支撑产业的发展,我国在上海举办的进口博览会给出了答案——以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规模来吸引全球产业进入,借此打破产业上升的天花板。


以“印度模式”为代表服务外包传统常规发展路径重心在于服务出口,即通过培育聚集服务外包产业链中的“乙方”推动产业发展。2013年以文思海辉、软通动力为代表的中国服务外包企业从美国退市为标准,被称为“压倒印度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中国服务外包开始探索自身独特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了目前“立足国内市场壮大推动服务反向输出”的“中国模式”。但中国模式的本质仍然是以外包服务企业作为核心主体的“乙方”视角发展路径。


在全球服务外包产业链中,甲方作为采购方,相对于乙方,拥有压倒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作为全球服务的最大需求国,而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服务提供国(外包目的地国家)。在这样的市场格局下,美国企业拥有了贸易规则的制定权(服务的采购规范,服务的交付标准),例如ISO27001;企业服务标准制定权,例如CMM认证体系;交易规范制定权,例如SLA规范等等。全球服务企业必须遵守美国的标准和规则才能进入市场,获得订单。从而控制了全球服务外包行业的走向。产业发展的竞争,首先当然是企业层面的竞争,但更高的层面则是标准的竞争,话语权的争夺。发包国基于规则、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权,从而掌握了全球市场的话语权。在全球服务外包行业有一个产业“金三角”的说法,即掌握话语权的咨询公司,推动产业发展的行业协会和影响交易的行业展会。特别是在欧美发包体系中,甲方一般是通过咨询公司制定外包战略、评价和选择服务商。咨询公司可以通过制定流程、标准影响甲方决策,进而影响全球产业的方向。


以美国为例,其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循环就是,依托美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以甲方的服务采购作为驱动,通过Gartner、ISG、IDC等顶级咨询公司的研究形成行业通用的服务标准和交易规范,利用IAOP(全球外包协会)、ISG(全球发包商协会)等国际性行业组织进行国际推广,进而形成外包服务的全球标准。同时利用咨询机构的趋势研究反向影响甲方的采购决策,依托Gartner Expo等全球性峰会打造甲方与乙方对接的市场平台,从而形成了完美的产业闭环。而美国本土外包服务企业也充分利用了近水楼台的先发优势,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利用标准和规则形成对其他国家外包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双循环”的背景下,上海进博会的召开充分反映出以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推动产业升级和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全新战略取向。中国完全可以利用日趋增长的中国发包市场,构建起“以中国市场驱动行业增长”的全新发展路径。通过中国服务的全球采购建立中国自身的服务商选择标准,企业信用标准,服务交付标准等标准体系,并通过中国企业的全球发包推广到全球,以争夺全球产业的话语权,特别是面向“一带一路”市场国家的行业主导地位。


2 纵深破局:以超大规模市场重塑全球产业话语权


其实早在十年前,在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第一轮国际化浪潮结束的同时,我国对此就已经开始尝试。2013年5月,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在上海浦东软件园挂牌成立。201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也要求“鼓励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政府部门要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将可外包业务委托给专业服务企业”。


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促进中心的最初设想是省部共建,鉴于条件不成熟后来变成先由上海进行尝试。中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搭建外包服务的交易平台来形成中国服务全球采购的市场优势。鼎韬全程参与了中心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但由于当时国内发包市场不够成熟,中心作为一个地方性机构,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有限,也缺乏配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诸多原因,这一尝试并不成功。


在服务外包3.0时代的今天,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和服务采购市场远比十年前成熟,立足内需市场,在扩大服务进口的同时推广中国标准,同时吸引并留住外资,这就有必要重新启动相关的工作。


一是搭建中国服务全球采购平台(中心)。当前政府和央企国企的服务性采购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招投标流程和电子化采购手段,具备了进一步整合的基础。可以一方面制定政策,鼓励国有企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平台发布服务需求项目;另一方面先以国企央企“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服务采购为突破口;未来汇集各大公共服务采购资源中心平台的服务类项目,逐步扩大到政府、央企和国企的全部服务性采购;再扩大到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的采购中,形成面向全球的服务发包采购中心。


二是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采购,形成相应的企业资质标准,服务水平规范(SLA)和技术交付标准。建立完善的服务商选择、比价和服务验收流程。同时落实采购过程中对跨国企业的国民待遇,可以促进和吸引跨国服务业投资。在电子签名、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型开放方面积极探索,形成规范。以中国采购促进中国标准的输出,建立供应商评价和评标体系,建立外包商管理体系标准,促进国内外包企业认证,再推广到海外。在服务采购的同时,就推动了中国服务外包标准化进程和中国服务标准的走出去。


三是推动形成中国服务外包行业的“金三角”,争夺全球产业话语权。目前我国已经有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咨询机构国家队,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为代表的国家级行业展会,但是目前只有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还没有类似NASSCOM的服务外包国家级协会。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外包咨询公司是中国未来构建在全球服务外包行业话语权的关键。应推动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从行业研究向产业研究、标准制定转型,从国内发声为主向国际发声为主转型,同时支持一批面向全球代表中国发出声音的行业咨询机构;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应该转变办会宗旨,从面向外包行业的“内部”峰会向链接甲乙双方的交易峰会转型,突出交易,突出国际化。组建中国服务外包协会(或者基于数字贸易组建中国数字服务出口协会),建立中国的“NASSCOM”。印度服务外包的成功,NASSCOM作为行业组织,在产业发展、国际营销、国家品牌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中国服务外包行业近二十年的发展,仍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行业组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环节。我们希望“十五五”期间能够补上这一课。


鼎韬产业研究院


鼎韬产业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深耕TDS(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与服务外包) 行业二十年,秉承“思想整合产业,平台聚集资源”的发展理念,坚持“知行合一,精勤实践”的价值主张,聚焦数字技术加速融合下的产业新发展,将全球视野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共建产业发展新生态,持续为产业及客户提供卓越的研究咨询服务,已经成为中国TDS领域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创新发展的领航者及行业资源集成平台。鼎韬总部设在天津,全球总部在美国纽约,在澳大利亚、印度、欧洲、拉美、墨西哥等地建立了5个地区代表处和35家代理合作伙伴,业务及影响力遍及全球40多个国家、国内60多个城市,100多家国家级园区,100位意见领袖及10000家头部企业,被全球科技与服务协会授予“最受全球客户信赖的中国咨询机构”奖项。

联系人:高杨
手机:+86-131-1480-9286
邮箱:gloria.gao@devott.com
微信:13114809286
联系人:张金铭
手机:+86-152-2270-5844
邮箱:angel.zhang@devott.com
微信:15222705844
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联系人咨询

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联系人咨询

版权所有:天津市数字贸易综合服务平台 备案号:津B2-20080229-9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